博客年龄:18年0个月
访问:?
文章:974篇

个人描述

学习、坚持、积累、创新、超越

读书笔记

2013-10-01 09:00 阅读(?)评论(0)
近些日子,一个纯洁的灵魂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令我唏嘘不已、扼腕痛惜。
    其实,早就读完了《傅雷家书》,无奈心一直沉重,再加上自己的懒惰,因此疏于写点东西。无疑,在我心中《傅雷家书》和《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一样,属于治家类的书中精品。三者共同特点都是严于治家,但傅雷体现更多的是对儿子的无私的爱、对艺术的追求和一丝不苟。
    《傅雷家收》是傅雷、儿子后期通信的书信整理而成的一本书,直到傅雷遗书。傅雷对儿子的爱,胜过一切,傅雷甚至为了儿子“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麻烦。” 而终至于成为朋友。看到儿子学有所成,傅雷“我觉得多幸福、多安慰,由痛苦换来的欢乐才是永恒的,虽是我们将来在一起的时候不会多,但是凭了回忆,宝贵的回忆,我也会踊涕而笑了”“尤其是我盼望了多少年的--你的意志,终于抬头了。”
     书中更多的是探讨的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对艺术、对音乐特别是钢琴艺术的探讨,谈到中西文化的对比,谈到欧州音乐流派及特点,甚至谈到宗教。傅雷是不赞成西方基督教的东西,认为我们中国人有天然的优势,没有局限性,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和思想上的自由,因此更自然、更健康。“不比西方从异教到基督教,就是人从健康变到病态的主要表现与主要关键”,中国人更多信佛教,民间流行净土宗,但属小乘佛教,不比大乘佛教,究天人之极致和宇宙之奥秘。他尤其推崇贝多芬“....更觉得贝多芬是部读不完的大书,他心灵的深度、广度的确代表了日尔曼民族在智力、感情、感觉方面的特点,也显出人格与意志的顽强,飘渺不可名状的幽思,上天下地的幻想,对人生的追求,不知其中有多少深奥的谜。无怪罗曼.罗兰要把歌德与贝多芬作为不仅是日耳曼民族,而且是全人类的两个近代的高峰。”
    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意境悲壮或苍茫茫一片。爱人生、恋念人生而又随时准备飘然远行,高蹈、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等。
    做学问,首先要做人,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修养和学识水平,努力完善自己。这样自己的专业才能更上一层楼!傅雷要儿子做人要低调,要学会自我批评,要学会感恩报恩,看到儿子一天天进步,获得国际金奖,傅雷又怕儿子骄傲自满又不断给他降温;知道儿子为了钢琴艺术,常常每天练琴超过8个小时,他又劝儿子出外到公园散步,或者到博物馆看看绘画、雕塑展览,放松自己身心,同时又充实、开阔自己的视野。
    傅雷怕儿子忘记了中华文化,不断地要求儿子用中文回信给自己,同时指出儿子信中的毛病,提高儿子中文水平。看到儿子到非洲汇演对贫困、不公的义愤,傅雷由衷欣慰,儿子展现的是一个中国艺术大师应有的悲悯的情怀,傅雷知道,儿子其实长大了。
    “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傅雷给儿子无数的建议,推荐了许多艺术方面的好书,同时提出许多精湛的见解,我不能理解一二。他提出对自己要求要严格,古人讲的好“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做学问要能沉下心,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吃苦精神。
    傅雷,对艺术追求,不愿意为权贵而妥协,不屈的精神终使他含冤而走,永远离我们而去,但傅雷的爱、傅雷的精神一直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去追求、去奋斗、去实现。
 
2013.10.1晨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