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0个月
访问:?
文章:974篇

个人描述

学习、坚持、积累、创新、超越

爱上音乐剧(五)——边看边想

2006-08-13 17:40 阅读(?)评论(0)

    其实我自己对音乐剧真的没什么研究,只是看了这么多不错的东西,总觉得不写些什么下来有点可惜。

    音乐剧已经不再是一个让国人感到陌生的字眼,这一方面的是由于国外优秀作品的大量登陆,另一方面也是本土音乐剧取得发展的结果。

    看过法国版《巴黎圣母院》的人也许都会深切感受到一点——音乐剧并不是美国人的,更不应当拘泥于美国人的风格与样式。中国的本土音乐剧应该在《巴黎圣母院》的巨大成功下看到曙光。

    西方歌剧的没落仿佛中国戏曲的没落一样,都因为没办法满足人们在现代生活丰富的感官刺激下逐渐麻木的心灵而受人冷落。这某种程度上是艺术的悲哀,因为人们似乎已经不愿意沉静下来去思考与品味。如果说歌剧与芭蕾舞是引导观众的审美趋向,那么音乐剧则是屈从于观众的审美观,即观众喜欢什么就把什么搬上舞台。它能够做到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及娱乐性很好地融于一体;华丽上口的流行音乐,激进癫狂的摇滚音乐,让人眼花缭乱的美女群舞,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声电光的综合运用,都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品味而被导演与编剧采纳。

    看韦伯早期的作品,他的剧本多采自一些人尽皆知的宗教故事与传说,当这样的故事以完全超乎人们想象的形式出现时,怎么会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呢。当年《万世巨星基督》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宗教界讨伐之声连连,支持者也不在少数,这样的作品对现代音乐剧市场开拓做出的贡献不言而喻。

    我个人认为这是音乐剧的特色之一,音乐剧不像大歌剧,它要求更广泛的群众性,仅仅将剧词从外文翻译成中文来上演不一定是好办法。国外的音乐剧甚至大歌剧的历史上都有将外国的音乐戏剧作品按照本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加以改编的例子。中国的音乐剧志士们大可不必过于追求“清高”,更多的洞察观众的口味与需求。在打开音乐剧市场的阶段,这似乎是条必经之路。因为,没有观众,就没有表演艺术;同样没有观众,就没有音乐剧。不少人在埋怨古典名著被糟蹋得一文不值,诸如电视上热播的《****猪八戒》,在电影院呼风唤雨的《大话西游》(尽管我承认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编现用的确是有失水准),这些埋怨的人中恐怕就有“曲高和寡”者。

    如何让音乐剧成为流行元素,是很多人思考过的问题。众所周知美国百老汇是一个创造明星的地方,从百老汇走出来的天王巨星们可以去拍电影,可以做歌手,或者拍拍电视剧;现在的中国正是一个追星时代,不妨可以尝试用明星打开音乐剧的市场,张学友的《雪狼湖》就是其中一例,难以想象如果这样一部音乐剧没有张学友的参与,会有多少票房。而美国在早期也是用这一方法来吸引观众,歌坛大姐大麦当娜出演的《艾薇塔》也是巨星打造音乐剧的成功范例之一——当然,这部音乐剧剧本之成功也是众所周知,功不可没的。

    《如果·爱》作为一部歌舞片,注定不会像《芝加哥》那样风靡全球。首先就是因为中国没有音乐剧的文化氛围。尽管国外音乐剧的发展历史也是短得可怜,但是无论是在制作还是表演方面都有着耳濡目染的学习与影响,观众也会满怀期待的去欣赏。但是不改编自音乐剧,而直接写剧本拍成电影,也是国人创新能力的一大体现吧。

    另外,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民族固有艺术传势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利用,譬如说结合我们戏剧戏曲创演经验,集各门类艺术于一炉,艺术综合性更高更新,可以真正称作音乐剧的优秀剧作。选题既可以贴近大众,有雅俗共赏的戏剧效果,又可以反映现代社会的真实生活或者问题,具有现代精神;个人觉得喜剧是我们开头的必经之门。音乐上容易让群众耳熟能详,使中国老百姓自然接受,像流行音乐那样琅琅 上口是最好不过。

    相信我们将有幸看到中国的音乐剧时代。尽管我们的音乐剧还有着不可知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应该对中国音乐剧志士们怀有信心。

  最后修改于 2006-08-13 19:0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